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章:踏破铁鞋无觅处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

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多谢!多谢太史都尉相助!”黄忠看到太史慈吓跑一帮小人,保住了宝刀,顿时大喜,如果自己动手,恐怕会祸及妻儿,而这也是自己不敢还手的道理。“不知诸位从何而来,怎么又知道我名字?”

“哈哈!汉升大哥莫急,我们先去救治你家叙儿要紧!”太史慈下马,走到黄忠前面。

“叙儿怎么啦?怎么啦?”黄忠一听,顿时大急。

“来,汉升大哥,先上马,我们边走边说。”太史慈让朱灵带徐盛共骑,空出一匹战马给黄忠。

“好!多谢!”黄忠一跃而上,“我儿在哪?”

“董家医馆!”太史慈道。

众人连忙骑马赶赴董家医馆,好在棘阳不大,不到两炷香,就赶到了医馆。

“兰花,叙儿怎么样了?”黄忠飞似的跑进医馆,看到黄叙安静地躺在病榻上,自己老婆在照顾。

“呜呜,汉升,你终于来了!刚才吓死我了!”赵兰一下扑在黄忠身上,感觉一下有主心骨了,虽然自己经常骂黄忠。

“没事,没事,我来了。”黄忠安慰道,“董神医怎么说?”董神医医术高明,就是收费太贵,开的药也很贵,若不是他,自己儿子早就没命了,所以黄忠对董神医又恨又怕。

“他说的和以前一样,肺虚,先天不足,这次是因为气短昏迷,幸亏你朋友来寻你,马上带我们来这,还帮付了诊金。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啊!”赵兰小声的跟丈夫说,打心眼里感谢太史慈。

“那就好!那就好!”黄忠口中安慰,心中却苦笑,自己与这汉中郡尉从未谋面,何来朋友,自己是憨厚,但不是笨。

黄忠让张兰好好照顾黄叙,自己拉开门帘,一把向太史慈跪拜在地。“忠!拜谢太守都尉!”

“啊!汉升大哥折煞我也!快起,快起,听我说清缘由。”太史慈赶紧扶起,对于黄忠心中还是敬佩的,真的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能抗吕布之能,却为护妻儿甘愿蛰伏,直到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之时,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以此战威震天下。

“汉升大哥,坐!”太史慈一把拉过黄忠坐下,从朱灵那取出一份辟书,“来,你看,这是汉室宗亲、汉中太守刘备征辟你的辟书,我今日一番打探到你家后,发现嫂嫂正在抱着你家叙儿痛哭,而你家叙儿昏倒在地,我来不及多想,就将嫂嫂和侄儿送到城南那家听说医术最好的董家医馆,留下人在那照顾,就按照嫂嫂的吩咐,来找大哥,一路询问,才知道汉升大哥来到东城集市了,这才有了前面那一幕。”

“原来如此,这……这……刘太守辟我为汉中右军校尉?”黄忠一边打开书信,一边说着,突然崩了起来。

“呵呵,千真万确!”太史慈笑道。

“可是,我与刘太守素未蒙面?”黄忠疑惑。

“哈哈,黄大哥,这都是我妹夫举荐!他那双眼睛可是毒辣的很!”武安国助攻道。

“黄大叔,我家主公很好的,整个汉中百姓都感念他的仁义,现在我们汉中已经不收口赋,也不兴徭役,只收田赋哦,没有田的都不收哦,而且田赋只有十分之一呐,主公说,等后面还要降低至二十分之一和三十分之一,这是所有的赋税哦!”徐盛机灵地说。太史慈暗中给点个赞。

“这是真的?”黄忠眼中爆射精光,再没卖地救儿之前,他可是清楚记得自家二十亩田要交收成一半的税,自己参加城门守卫其实也是兵役!只是按照规则,可以分一点入城费作为饷钱。

“当然啊,现在整个益州和雍洛之地都差不多知道了呀,就因这个,半年内我们汉中增加了十万百姓,我们南下荆州时候,还看到很多百姓入汉中呢!”徐盛歪着头说。

“刘太守大义!好,我黄忠自然要效忠这等人物!”黄忠当即答应。

“太好了!今后我等就是同僚了!”太史慈大喜,没想到黄忠这么顺利,幸亏截胡的早。

“都尉,我还有一小兄弟,勇武非常,还颇有谋略,不知可否?”黄忠不好意思道。在黄忠任职城门守卫这几年里,认识一个小兄弟,勇武有谋,只是无人赏识。

“哦,是谁?竟然得到汉升大哥的认可?”太史慈好奇道。

“说来惭愧,要不是我这小兄弟这些年一直拿自己的俸禄帮我,恐怕我这个家都散了。”黄忠回忆道。

“够义气!汉升大哥,等有空你带他来见我,我定然向我大哥举荐!”太史慈道。

这时候,武安国突然说,“我说黄老哥,我家妹夫说你武艺能打云长、气力能敌翼德、箭术堪比我妹夫,我不信,可否找机会比试一下?”

“兄长,胡闹,等咱侄子好些了,再比不迟,我就怕你撑不过10招!”太史慈是有推断的,武安国能在吕布手下撑过十几招,黄忠的武艺跟吕布不相上下,所以也应该差不多10招就游戏结束。

太史慈转过头,对黄忠说:“汉升大哥,你可知张机张仲景?”

“没听过啊?这何人?难道也是武艺高强之辈?”黄忠好奇道。

这个时间段,黄忠没听过张仲景的名字是正常的。一代医圣张仲景这个时候才不到40岁,被举为孝廉在涅阴县当县丞,虽然10岁时就拜神医张伯祖为师,医术精湛,但其真正广为名传、世人称颂已经是在十五年后(公元205年)开始编纂出《伤寒杂病论》的时候。

“呵呵,张仲景先生可是杏林名医,只不过为人低调,而且现在还在阴县任职,只有闲暇时候才能治病救人,所以你没听过很正常的。”太史慈道。

“真的?为何我这几年没有打听过?”黄忠本就是聪慧之人,一听太史慈一说,就猜的这张仲景很有可能治好叙儿。

“等侄儿好转,我们去阴县试一试便知,据我所知,张先生乃是内杏林圣手,对五脏调理很有经验。”太史慈神秘一笑。

“太好了!我明日就出发!”黄忠直接崩了起来。“我赶紧跟兰儿说!”

太史慈、武安国等人见状也不由会心一笑,黄忠,妥了。

第二日,天公不作美,灰蒙蒙的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但黄忠夫妇却兴致高昂,拜托村里人照看下屋子后,就跟着冒着大雪,和太史慈等人一起南下襄阳,然后再从襄阳乘船北上,不到3天就可赶到阴县。

“徐盛哥哥,汉中真的很暖和吗?”虽然马车上烧了暖炉,身上也裹了厚厚的衣物,但还是感觉到很冷,特别是下雪天。

“嘿嘿,小叙儿,我叔父可说了,汉中四面环山,北方的冷空气被巍峨的秦岭挡住了,南边的暖空气过不去,所以就在汉中附近徘徊,所以汉中不冷不热,温度适宜的很。”徐盛大方的说。或许因为年纪相仿,或许因为黄叙体弱,徐盛特别照顾黄叙,两人没过两日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徐盛哥哥,什么是冷暖空气啊,为什么暖不去会被冷空气压住啊?”一路上,黄叙被徐盛口中的一切都感兴趣,尤其知道这些都是太史慈教的以后,看太史慈的眼神都在冒光。在黄叙幼小的眼中,在遇到太史慈之前,听到的都是母亲的争吵、父亲的沉默,但遇到太史慈之后,母亲也不吵了,父亲也开始慢慢出现笑容。这一切,敏感的他看在眼里,当一个幼小孤僻的心灵遇到另一个充满活跃而且认知远远强过自己的人,当然会产生崇拜之情,理所当然对这个人的老师就更加敬仰。

“哈哈,汉升大哥,你看叙儿不是挺活跃的嘛,小孩子就要多交流!”马车外,太史慈和黄忠骑马并行。

“是啊,我亏欠叙儿太多,今天有徐盛陪着,真的很不错啊。”黄忠一直在听马车里面两个小孩的对话,明显感觉到叙儿这几日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由得对太史慈充满了感激。

“老黄,妹夫,前面就是襄阳城,我看,咱们还是在襄阳住一晚,明天乘船北上吧?”武安国冒雪从前面探路回来。

“汉升大哥,不用着急,我之前就打探过,仲景先生还在阴县,我们在襄阳住一晚不耽误,而且天寒地冻,黄叙和徐盛以及嫂嫂也的好好休息才行。”太史慈说。

“好,就听子义的。正好,我那小兄弟就在襄阳谋差,晚上我带他过来见一见!”黄忠道。

“哦,汉升大哥,你如此推崇这小兄弟,到底何人啊?”太史慈不由好奇道。能与黄忠相识,定然有不错的能力,但荆州真正的猛将不多,大多擅长水军。

“呵呵,不瞒子义,我那兄弟,姓文名聘,字仲业,南阳宛城人……”黄忠还未说完,就听到太史慈惊叫。

“文聘?!!”太史慈高声道,引得徐盛伸出头来问,“叔父,文聘是谁?”

“额,子义咋啦?”黄忠觉得奇怪,难道子义听过自家小兄弟名字?

“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太史慈大笑,此番来荆州齐活了,哪怕刘巴避世也无所谓,文聘能文能武,历史上刘表的心腹大将,曹魏的南天一柱,一个人镇守江夏,关羽、周瑜都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汉升大哥!他在哪,我们亲自去找他!就让我兄长安排好嫂嫂他们!现在去!”太史慈已经忍不住想见到这个魏国南天一柱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