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34章 冯紫英骗宝玉赴宴的隐喻

贾宝玉与薛蟠等人到冯紫英家里赴酒席,是暗写山海关大战,这就不得不再次回忆冯紫英这个角色。

前文里破解的冯紫英父亲,老将军冯唐就是明末将领唐通,并且说了随父亲铁网山打围,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

大顺军入主北京之后,李自成派明朝降将唐通,率部携带赏银前往山海关招揽高第与吴三桂部,他们也很快答应,带领部队进京面见李自成,并将山海关等地移交给唐通部。

这样一来,山海关就算是唐通的驻地了,所以书中此回的酒席就是在冯紫英家。

来赴宴的薛蟠,蒋玉菡,贾宝玉,还有妓女云儿都是影响此战的关键人物。

我们先看原文:

宝玉出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道:“冯大爷家请。”

宝玉听了,知道是昨日的话,便说:“要衣裳去。”自己便往书房里来。

我们先要确定此处角色的隐射,焙茗就是背叛大明,背叛大明之后自然是投降大顺了。

前面我们说过,史湘云代表大顺军,卫若兰是大顺,那么原本此处应该是卫若兰前往山海关,但是我们知道这一节被删去了。

改成了什么内容呢?宝玉是华夏,此时代表华夏前往山海关的,就是大顺。

所以不管人们多讨厌李自成的大顺,此时代表华夏,前往山海关与清军作战的,就是大顺军。

所以我们前面才说卫若兰与贾宝玉隐射的是一样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是指宝玉与史湘云走到最后。

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甲戌侧批:此门请出玉兄来,故信步又至书房,文人弄墨,虚点缀也。】

只见一个老婆子出来了,焙茗上去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出门的衣裳,你老人家进去带个信儿。”

那婆子说:“你妈的屄!【庚辰侧批:活现活跳。】倒好,宝二爷如今在园子里住着,【甲戌侧批:与夜间叫人对看。】跟他的人都在园子里,你又跑了这里来带信儿!”

从老婆子骂焙茗来看,是有人还不认大顺,当时“焙明”一定是把宫里的李自成称为皇帝了,老婆子认为南方的南明才是能代表华夏的正统,所以骂这个背叛大明的焙茗。

此时宝玉从大明换成大顺了,所以要换一身衣服。

焙茗听了,笑道:“骂的是,我也糊涂了。”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焙茗将原故说了。

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

回到书房里,宝玉换了,命人备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去了。

这就是国家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支队伍前往山海关了。

一径到了冯紫英家门口,有人报与了冯紫英,出来迎接进去。

只见薛蟠早已在那里久候,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

注意此处的细节,薛蟠是比宝玉先到的,如果书中情节真是如脂批所说的都是真事,那就说明清军比大顺军更早到达山海关,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而史书记载的是大顺军先一天到达,清军是后一天到。

其余的冯紫英是原来的明军,此时投降了大顺的,蒋玉菡是原明朝代表的监军太监,他们也是领着兵来的,而妓女云儿,就是指向此战的关键人物,秦淮八绝之一的陈圆圆。

大家都见过了,然后吃茶。

宝玉擎茶笑道:“前儿所言幸与不幸之事,我昼悬夜想,今日一闻呼唤即至。”

冯紫英笑道:“你们令表兄弟倒都心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饮,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

【甲戌眉批: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作者的三昧在兹,批书人得书中三昧亦在兹。壬午孟夏。】

我们看表面上冯紫英说的,不幸又大幸的事只不过是托词,其实是骗宝玉和薛蟠来的。

好像是说其实没有这一回事,但是我们看背面就知道,此时是另有所指。

今日一邀即至,谁知都信真了。”

细节,薛蟠和宝玉都是冯紫英邀来的,也就是说此前清军与大顺军一样,都收到了关门守军的信,历史上也真是如此,不过是宁远的吴三桂给清军送信。

说毕大家一笑,然后摆上酒来,依次坐定。

(这就是几方摆开阵势,准备决战了。)

冯紫英先命唱曲儿的小厮过来让酒,然后命云儿也来敬。

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了情,拉着云儿的手笑道:“你把那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唱个我听,我吃一坛如何?”

此处的关键词是新样儿的曲子,也就是在说,唱的是符合当时时政形势的新鲜大事,就是此战的起因。

云儿听说,只得拿起琵琶来,唱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三曹对案,意思为指审问对质,出自《西游记》。这里就是指李自成大顺军一方,关宁军一方和清军三方当面对峙,也就是山海关大战的背景。

其中关宁集团包括吴三桂的原宁远守军,高第的山海关守军一万,巡抚和文官的势力,监军太监的部队,和当地的士绅地主。

关于这场战役,史书记载的是吴三桂投降大顺以后,在去面见李自成的路上,遇到了来报信的家眷。

他听说大顺军扣押了他的一家,并且刘宗敏还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因此冲冠一怒为红颜,发誓与李自成誓不两立。

随后他率部返回山海关,偷袭了此时的山海关守将,唐通突遭偷袭,丢失关门之后,立即给京城发信报告,这就是书中写的“冯大爷家请。”然后宝玉等人都去了冯紫英家。

史书虽然如此记载,但是我们看了此处《石头记》中的记录,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甲戌侧批:此唱一曲为直刺宝玉。】按云儿的曲子所唱,宝玉这是被戴了绿帽子了,此行是为了来捉奸的。

实际上就是大顺发现关宁军与清军暗中勾结,他们发兵前来捉拿,到达山海关以后,发现果然都已经在这里了,于是大战不可避免,下回再看更多细节。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